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讲好《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第三章的教学专题“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之抗战精神”,9月29日教研室邀请了我院单啸洋博士就9月27日参加的由贵州师范大学承办的”铭记历史 开创未来“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集体备课会的学习心得与老师们一起开展了一次集体备课会。备课会由邓晶艳博士主持,李姣姣老师作总结,教研室全体教师参加。

单啸洋首先回顾了他所参加的本次高校思政课集体备课会的教学内容、教学亮点和教学成效。就备课会上示范教师的教学切入点、教学方法、教学特点作了梳理和总结,指出“小窗口大视野”“历史与当下”“理论和实践”是教学中要关注的问题,并与教师们一起探讨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与《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在“抗战精神”这一知识重合点上的处理方法及细节,交流了在教学中如何更生动、深入地讲好“抗战精神”,突出其当代价值和时代意义,以此鼓励学生在抗战精神的指引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李姣姣做了备课会总结发言,认为讲好“抗战精神”这一专题不仅要求老师有情怀,更要注重教学资料的丰富、教学内容的紧凑、教学方法的得当,要以准确的历史梳理、逻辑讲授呈现精神的历史脉络和当代价值。

通过这次集体备课会,教师不仅对第三章的教学内容有了更好的把握,也清楚地认识到大学阶段的六门思政课要各司其责、各有侧重、互帮互补,在教学中系统呈现“两性一度”,提升学生政治素养。
撰稿:沈雪蓓 图:杨林子
一审:党时勇 二审:何志玉 三审:杨方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