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走进阳明祠  —— 记《思想道德与法治》实践课教学

发布日期:2025-06-18    点击: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思政课堂育人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探索 院+书院”协同育人模式 2025 6 12 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与阳明学与黔学研究院在阳明祠开展了“马院+书院”现场体验式教学活动。《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主任沈雪蓓及全体教师,阳明学与黔学研究院副院长刘继平、任健以及24 级土木1 班、24 物理班、24 机电班、24 科教班、24 电工班、24 食品科学班部分班干部和优秀学生代表参与了此次实践教学活动。

在参观阳明祠的过程中,任健对王阳明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 人生及其“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万物一体思想进行了讲解。参观结束后,师生共聚一堂,结合教材第六章“学习法治思想 提升法治素养”的内容就王阳明的法律思想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进行了座谈、交流和热烈讨论。任健结合王阳明的经典文献《南赣乡约》《十家牌法》《陈言边务疏》等详细分析了王阳明德、礼、法有机统一的法治思想及其特征,认为这对当今德法共治的法治思想和构建和谐社会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刘继平认为同学们要加强学习和阅读,认真思考王阳明“致良知”思想与法律规范之间的辩证关系。杨扬、张珺老师作为有丰富法律实践经验的思政课教师结合自己的司法实践,认为王阳明“知行合一 ”的思想对今天的司法公正有积极的参考价值。思政专业教师邓晶艳博士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能够让我们更好地挖掘王阳明思想中的闪光点,助力同学们学好法律知识,规范自己的行为。戴颖老师结合自己的法学专业鼓励同学们要善于发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法律文化,并用之于自己的学习与生活中。德法教研室主任沈雪蓓认为法治中国建设要充分发挥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合力作用,鼓励同学们在学习中要主动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法律思想的光辉,勇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新时代青年。

郑云宝、黄瑶、刘登菊、王西、冉晓均、陈娇娇、韩引、李小飞、孙志广、张毫杰、刘畅、周絮等同学积极发言,不仅谈了自己今天在这堂行走的思政课教学中的感悟,也希望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进一步学习,把对法律知识的认知转化为自己的行为动力,规范自己的言行,树立法治思维,提升法治素养。

 

 

 

 

撰稿:沈雪蓓

一审:党时勇  二审:何志玉  三审:杨方旭


贵阳学院版权所有 党委宣传部网络信息管理科维护   备案编号:黔ICP备10200552号-1    贵公网安备 520102020002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