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

马克思主义学院邀请石松进行新课标实践教学经验分享

发布日期:2025-06-25    点击:


2025619下午,应马克思主义学院邀请,贵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思想政治学科教研员石松在马克思主义学院VR实训室作了一场题为“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4年版)解读”的讲座讲座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何志玉主持22思政班全体同学聆听了本次讲座

 

石松首先向学生讲解了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性质,重点强调了其具有政治性、思想性、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案例,分析了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基本理念有坚持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构建以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活动型学科课程、推动教学方式的改进和建立促进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评价机制。石松根据生活中发生的具体事例带领同学对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观念和公共参与四大学科核心素养进行了深刻的解读,对课程目标中学生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也进行了强调。其次,石松对高中思想政治的课程结构的组成展开分析,指出了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求以及教学提示,同时她表示,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本学科课程学习后学业成就的综合表现,体现了课程目标的达成程度,反映出核心素养的发展状况,所以教师应重视学生的学业质量水平,这样可以更好地预估和采用合适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接着,石松对实施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4年版)提出了几点建议,她表示,课程的实施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发展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力求将学业质量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要求,体现教学评一致性。第一,她以“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为案例,剖析教师在实施教学活动时,要聚焦素养培育,实施大单元教学设计,一个单元就是一个学习事件、一个完整的学习故事。第二,她表示教学活动要围绕议题,实施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教学,对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教学评价应专注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行为表现,一般采用“求同”取向与“求异”取向相结合的验证思路。第三,石松指出,思想政治课的本质是讲道理,所以教师进行授课是就要强化价值引领,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第四,她引用“疏导交通”的案例强调了在课堂教学中要优化案例,采用情境创设的综合性教学形式,发挥出案例的最大作用。第五,她提出教学要走出课堂,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机的结合,利用多种资源,发挥最优效果。

 

讲座结束,何志玉感谢教研员石松为马院22思政班全体同学带来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4年版)解读讲座,并指出通过本次讲座,让同学们对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使同学们适应时代的要求,同学们也进一步明确了“培育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目标定位。

 

撰稿人:王艳玲

   一审党时勇 二审何志玉 三审杨方旭

 

 

贵阳学院版权所有 党委宣传部网络信息管理科维护   备案编号:黔ICP备10200552号-1    贵公网安备 52010202000293号